找到相关内容323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修学大科目

    ,莫不拚命在希求,希望得到满足,这是贪心。已经得到的,不能放下,不肯施舍帮助别人,这叫吝啬,是谓悭吝,这是修学最大的障碍。佛教导我们用‘布施’的方法消除悭贪的障碍。有些老同修,对世法名闻利养、...起作用;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这的念头也都不会生起,虽然没有断根,但因禅定的功夫,而伏住这些妄念,不使它生起来。如此,才有资格生初禅天以上。晓得这个事实,就知道参禅得定是不容易的。你去参禅,要认真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5245713.html
  • 冲邈上人翠微山居诗研究

    葛既少,往还几绝,这对专修梵行的人来说,必须舍亲割爱 ,摆脱一切,不然永处缠缚,妄心攀缘起伏,的念 头很难泯灭的。“世路无心绝往还”,写出家人猛利无间、 ...只在 表明的财色名食眠,的色声香味触,不能伺人左右 ,乘隙而动,出家人把物欲降到最低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 ,之魔无所施其技,而被降伏。 ...

    黄永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645965.html
  • 法眼宗禅诗

    岂不见道圆同太虚,无欠无余。”《德韶》文益悟道因缘中,桂琛所说的“一切现成”,是对石头在心内心外的否定,而所谓“石头”,其禅意的象征乃是指见闻觉知、人我是非、贪嗔烦恼、,因此,地藏所说的“一切...有“得亲切,莫将问来问。问在答处,答在问处”之说。《碧岩录》第41则。《灯》卷11《首念》:“要得亲切,第一莫将问来问。还会么?问在答处,答在问处。汝若将问来问,老僧在汝脚底。汝若拟议,即没交涉。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346908.html
  • 朝圣之旅

    时刻,所以请帮助我,让我能体会众生的痛苦如同身受;让我有能力解除痛苦给予亲切的了解与快乐。当蒙蔽我,佛陀!请让我察觉,请让我永远看见别人的对处和自己的错处,知道改进与学习......。  成佛的...极乐世界呢!只愿学习观一景一物,皆是阿弥陀佛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。  算算时差,发现今夜到印度可以多睡两个小时,一这样想以后,就及时忏悔这种懒惰贪睡的想法。师父给了我一个及时的开示:“你应该学懒惰!”我...

    道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849620.html
  • 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

    热闹场中做道场」。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夫?那是因为参透外在世界的虚妄性,不追逐心外的世界,对于世间的一切,不会生起执著,而能过著无住的生活,享受著心内世界的融和。  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...世界上,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关系就非常密切。我们不仅希望现实的生活多采多姿,就是做梦,也希望梦中有花有草、有房屋、有山水、有日月,这样的梦才美丽。   「梦里明明有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梦境的变化很大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051277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1)

    我们抵御的侵袭;戒如浮囊,可免我们没溺于生死苦海;戒如明灯,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;戒如宝剑,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;戒如璎珞,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;戒如船筏,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。受戒后纵使犯戒,因为...说经教的目的为何?   四、经首为何要安立“如是我闻”?   、何谓“人说经”?   、试述经典的重要性。   第三课  律 藏   佛陀入灭后的初夏,五百弟子在七叶窟举行佛陀遗教第一次结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251963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2)

    吾数千里,意念吾戒,必证道果,在吾左右,意在于邪,终不得道。”   □戒的譬喻:戒如良师,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;戒如轨道,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;戒如城墙,帮助我们抵御盗贼的侵袭;戒如水囊,涤去我们...问,令善解义;四者、示其善友;者、尽以所知,诲授不吝。善生!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,则彼方安隐,无有忧畏。”《佛说尸迦罗越方礼经》:“谓弟子事师,当有事:一者、当敬难之;二者、当念其恩;三者、所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451967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乐。愿彼之火,化作智慧之焰;之水,尽生洁白之莲。有劳具善缘法缘大众,回归自性家乡,觐谒弥陀慈父。所有苦难的人,尽是净土世界的诸上善人,海众菩萨;土石诸山,秽恶充满,化作亭台楼阁,七宝庄严;穷山...得善报,不会生恶果。以此可获人天有漏之福,享欲之乐。若将此善行尽皆回向,求生西方净域,乃能离于浊,化生极乐。如果你定慧等持,慈悲双运的功德广大,岂不证得汝菩提萨埵之境界,生则快定生,去则实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从《金刚经》到现代人生

    众生。只有这样,才可以 “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” 。这才能符合般若空性的道理。   3 、无住生活   无住生活就是在生活中不要迷执的外境,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贪著。《...金刚经》很重要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禅宗,禅宗里祖传祖传什么?还是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真是很重要,它在社会上、在佛教里能有这么重要的地位,第一个原因就是《金刚经》在思想上很独特,并且它的思想有独到之处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154563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3)

    (业)、报障(苦)三障皆空。众生之所以轮转道不息,主要是心内有贪、嗔、痴,外受之诱惑而生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分别则由人相、众生相而起(尘沙烦恼),执著则由我相而起(见思烦恼),妄想则由寿者相而...安于命,富有亦不侈——这即是老人家的德性。她一言一行无不是道。可见,道是不用修证的,只要你心不染污“”即是道。什么是染污呢?凡是有乐生惧死、好逸恶劳、喜富厌贫等的分别心,故意不自然地违背因果律的妄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955086.html